中医条例调研报告

中医条例调研报告

问:如何在当今 医疗政策医疗,医疗环境下 继承和发展中医学,改善和提高中药质量?如何能让患者首诊选择中医
  1. 答:是这个样子的,我认为现在中医较之前几年来说已经火了不少了,这不是因为中医中药有了什么大的发展,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,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大了,从而需求量增长了不少。横向对比一下,不难看出,人一旦生了病选择西药是多余中药的,原因是见效快,方便服用。而从健康保养得角度来看,选择中药的人是明显多的,原因是:毒害性小,去根,相对便宜。这就说明人们对中药的作用是比较认同的,但是对中药的起效速度不太认同,说句不好听的,对现在的医生水平也不是很认同。纵向比较一下,古代的药材都是选用优质的道地药材经过专业的加工制成,药用成分含量很大,但是现在的中药材造假成分很多,就算不造假,在种植过程和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偷工减料,拔苗助长的现象,所以药效减少不少,最终导致药力不够。
    还有,现在中医挺火的,电视台做的一些宣传和报道也如雨后春笋,但是说实话,我身为一名中药学的本科生和高级营养师而言,很多报道和节目的水平良莠不齐,而现在的大妈们又比较相信电视和专家,自己又没有基本的中医知识,就算专家们说对了,自己也不一定理解对,一旦自己吃了某些东西没效果,很容易转而对中医的不信任。
    综上所述,我认为提高医生水平不言而喻,更重要的是要在中药的生产,加工过程中对药材质量的研究。中医存在几千年,其中的知识变动不大,但是药材的质量却是一落千丈。医疗效果是最好的广告,如果中药能够延续传统,药效不言而喻,患者自然就认可中医了。至于***,只要你做得好,***只要不打压中医药,中医药绝对屹立不倒。
    PS:以上只是个人意见,并且排除奸商,假药等违法行为。
  2. 答:如何在当今 医疗政策医疗,医疗环境下 继承和发展中医学,
    国家还是比较重视中医的。但中医和西医一样 都有不足;扬长避短是唯一的可行之路。
    改善和提高中药质量?
    中药师我知道的范围 多是没有学历的。懂得炮制等相关知识的少之又少。这和中医师承相关。
    如何能让患者首诊选择中医
    不可能的事情。
  3. 答:一 比较中药比西医的优势在哪
    二 宣传和广告的中药
    三 ***的相关对策
    四 中国人的中医国粹这一方面
    具体的还要认真的考虑,主要使我们中国人自己自觉有意识的拥戴中医学,而不是成为方舟子
  4. 答:杜绝庸医,以人为本!
问:焦易堂的推崇中医
  1. 答:焦易堂酷爱中医学,极力提倡发扬中华中医药,保存国粹。他曾被聘任为中央国医馆馆长数十年,提出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,力主中西药结合,拟定中医药发展方案。
    他主持国医馆不仅逐步建立起各类研究委员会,创办了中医药杂志,编辑出版了部分中药教材,而且在各省市和国外华人居住地区建立起国医馆支馆。一些省市还办起西医学校。
    民国19年(1930年)五月,在中医界反对废止中医运动浪潮推动下,谭廷闓、胡汉民、陈立夫、焦易堂等人於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上,提出成立中央国医馆的提案,获得批准。
    民国20年初,中央国医馆成立,由焦易堂担任馆长,同年七月,他主持立法院法制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,通过《中医条例》,後来由於行政院阻挠,未能及时公布;
    民国23年,中医界在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上请愿,要求公布中医条例,其中焦易堂也发表一篇《告国人书》。
    到民国25年一月,《中医条例》颁布前,中央国医馆便以一个半官、半民、半学术、半行政的结构中发展中医工作并管理中医行政权,而焦易堂自始至终均担任中央国医馆馆长, 积极支持中医界争取合法权利的抗争活动。
    抗战期间,他先后在南京设立中医救护医院,创立中国制药厂,开办中医医务人员训练班,为战时服务。
    从民国7年至民国12年(1918—1923),孙中山先后发给焦易堂的阅件、批复、委任令现存者23件,信札5封为孙中山亲笔所写。
    民国7年(1918),孙中山还为焦易堂的父母撰写了行事状。
中医条例调研报告
下载Doc文档

猜你喜欢